一般在精益改善的時候,我們總是習慣于運用柏拉圖去找出影響
度80%左右的項目來加以改善。但是,在借助柏拉圖進行統(tǒng)計
的過程中,很可能統(tǒng)計的對象并未包括系統(tǒng)整體,多數(shù)是針對一
種類別的問題,例如造成產(chǎn)品不良現(xiàn)象的前幾項,或者造成設備
故障停機時間最多的前幾項,這種問題改善的方法,在短期內(nèi)也
許會產(chǎn)生不錯的效果。不過,我們別忘了,企業(yè)運作是整體關聯(lián)
的,換句話說,任何一個地方的改變,一定會影響到其他點也跟
著產(chǎn)生變化,有時候改變是正向的,也有可能附帶產(chǎn)生一些負面
的效果,因此,只著眼于單點的分析改善,在某種情況下,隱藏
著比較高的風險,為了降低這樣的風險,最好能從系統(tǒng)整體角度
來進行分析,然后再決定從哪一個點著手改善。任何一個改善產(chǎn)
生的效益,除了單點的效果之外,我們也可以看得到對整體狀態(tài)
的影響。
應用價值流圖看系統(tǒng)的問題
用來了解整體狀態(tài)的方法有很多,其中最簡單的不外乎價值
流圖(Value Stream Mapping) 分析了。它與流程圖(Process
Mapping) 最主要的差別在于VSM可以看出每個Process(流程
或過程)之間不增值的地方,并且可以協(xié)助我們制定長期策略,
VSM就如同一張建筑藍圖一樣, 而一般流程圖通常只能看出
Process內(nèi)的不增值。因此, 流程圖較適用于比較小型的改善方案,
也適合用在短期目標項目的計劃上。
另外, 在價值流圖分析改善后, 我們還可以借助Eye-Chart
這個工具來簡化運作的流程與實際使用的窗體。將VSM與Eye、
Chart兩者結合運用, 可以有效提升流程運作的效率。
類似VSM這種方法在企業(yè)中實際上應用得很早, 不過在1998
年之前,每個企業(yè)的繪制方式、名稱并不統(tǒng)一,常見的方式是分
為物流圖和信息流圖。直到“Learning to See”(MikeR other, John
Shook, Jim Womack, and Dan Jones;1999)這本書對于如何繪
制VSM作了系統(tǒng)性的介紹, 才使得VSM成為眾多企業(yè)在改善時
運用的方法, 而且由于圖標(Icon) 的統(tǒng)一, 所以在與客戶、供
應商之間的溝通上也方便許多。在本書中,我們也推薦采用這個
工具來協(xié)助改善的進行, 以下有關VSM的內(nèi)容, 是依據(jù)“Learnig
to See”這本書的主要精神來描述的。讀者若想對繪制VSM有更
深刻的了解, 建議把“Learning to See”這本書找來研讀一番, 相
信對于了解VSM相關的知識會很有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