庫存準確率是倉庫進出存管理的基礎,也是企業(yè)正常運作的底層支撐。大家通俗意義上理解的庫存準確率多數是指庫存的數量是否正確,實物的數量是否與賬面的數量一致。影響庫存數量準確率的因素有很多,例如下面的這幾個方面:
毋庸置疑,盜竊仍然是倉庫庫存準確率下降的一個重要的因素。
在收貨過程中,由于對貨物的識別或數量清點的失誤,導致庫存賬面數量與實物數量發(fā)生的差異。
在揀貨、發(fā)貨過程中,發(fā)錯貨,多發(fā)貨,少發(fā)貨等問題造成的數量差異。
商品由于存儲過程中保管不當,會出現商品掉落至貨架底部、箱子之間等容易忽視的區(qū)域。
以上這些方面造成了大多數倉庫庫存數量準確率較低,管理及操作人員在運作中也實踐了各種方式來規(guī)避如上情況的發(fā)生,比如全倉視頻監(jiān)控、收發(fā)貨的條碼掃描、分區(qū)分崗的責任劃分以及對于相似、易錯貨品的分開擺放和揀貨、復核、稱重等流程和方式上優(yōu)化都大幅提高了庫存數量的準確率,然而,一個高效的倉庫僅僅數量準確是不夠的,庫存的結構準確率才是衡量一個倉庫運作水平的關鍵指標。
庫存結構準確率也被理解為庫存的透明化管理,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幾個方面:
庫存的商品不會沒來由增加,也不會沒來由減少,當某天你發(fā)現某個貨品出現問題或者破損的時候,你知道這些東西是哪個訂單收進來的嗎?是哪天的哪個供應商送過來的嗎?是你正常采購的東西還是用戶退貨回來質檢合格準備再銷售的?局促無措的倉管此時能做的只有盤損,可如何追責呢?下次如何避免呢?還是要一直亡羊而無從補牢。
不同的訂單入庫會有不同的特點,采購入庫、調撥入庫和退貨入庫都有各自特點,對貨品來源于的精確管控也是精細化倉庫管理的重要一環(huán)。
貨品從入倉開始,不會在一個位置一直存放下去,出于操作效率和庫存空間管理的需求,經常會發(fā)生庫存位置的移動,以及在揀貨過程中對貨品位置的改變,賬面庫存顯示有100件某商品,但在庫內可能有80件剛收完貨正在上架還沒有完成,有10件在移庫途中,有5件正在揀貨車上,2件在打包臺上,3件已打包完成正在稱重等。對于一個正常運作的倉庫,清晰的全局庫存視圖對管理的作用不言而喻。而整個貨品從入到出的全生命周期移動軌跡是否能夠記錄,是否能夠追溯,也是精細化庫存管理重要的衡量指標。
這個一說大家就容易明白,貨品在庫內1000件,假定100件一箱,但未必倉內就是10箱整貨,而倉內到底有幾箱整貨幾箱零貨,對于出庫分揀的效率影響會非常大,同時,對于整箱與拆零是否分區(qū)存放,如果提高拆零訂單的揀貨作業(yè)效率,如果優(yōu)化波次及揀貨路徑這些改日再開專題討論。
曾經發(fā)生過一件真實的事情,相信類似的事情每天都還在重演。一家知名的連鎖餐飲企業(yè),庫房管理人員某天上班,發(fā)現庫內異味非常大,查找了半天發(fā)現來源是一堆幾個月前入庫的牛肉,上面的標簽顯示已過期很久了??隙ㄓ腥藭f,這個倉庫的操作人員不會做先進先出嗎?揀貨的時候不知道去看一下有沒有生產日期更早的嗎?倉管不盤點的嗎?是的,這一連串的追問都是有道理的,但每個倉庫的管理水平都有局限,各種KPI考核指標、薪資體系以及人性都會要求作業(yè)人員以最符合個人利益的方式,用最小的代價完成每一個庫內操作。
誠然,倉庫管理可以簡單的一言以蔽之,進銷存管理。但精細化的倉庫管理遠不止進銷存那么簡單,為企業(yè)節(jié)省每一分錢,并高效的完成每一單發(fā)貨任務是倉庫管理者始終的追求,而在保證庫存數量準確率的同時,我們也不應該忽視庫存結構的準確率,因為結構會影響到我們的每一步操作。